首页 健康科普详细

怎样安全的给儿童使用药物?

2017-04-28 00:00未知

儿童用药安全一直是社会关注的热点,有数据显示:我国儿童不合理用药比率高达12%~32%,儿童用药不良反应发生率约12.9%,新生儿更高达24.4%;父母对药物的使用方法越熟悉,孩子的健康就越有保障。
(一)、四项基本原则
1、用法用量要精准。
    不论是药品的使用时间、频率,还是次数、用量等,都需要父母严密管控。一旦超出剂量,就容易引发中毒,而剂量过少则不易达到疗效。就1岁以前的婴幼儿来说,最好以药水为主,不但用量精确,宝宝也更易于接受。可使用试管型喂药器(各大药店都有出售)或滴管。最好不用普通汤匙喂,因为它不容易控制药量,影响疗效。特别是当宝宝哭闹拒绝时,容易伤到宝宝娇嫩的小嘴, 撒了药水还会弄脏衣服;
  切忌擅自增加剂量;药水一定要依指示摇匀了再服用,否则药力不均。
2、使用方法经医师确认。
     虽然大部分婴幼儿用药对肠胃的伤害都很小,在饭前或饭后服用均可,但具体的使用方法仍需经过医师确认,才能保证收到最好的疗效,同时将对宝宝身体的影响降到最低限度。
3、尽量不混合用药。
     某些药物与乳制品相结合后会导致药效降低,因此不建议把药物加入牛奶中食用,此外,某些果汁会让药物的剂量相对变高,也建议避免并用。儿童用药有很多注意事项。“普通家长对药物成分不了解、对剂量也把握不准,不应该擅自给孩子用药,儿童用药应该遵医嘱。”
   “不论大人小孩,给药的原则是能口服的不肌注,能肌注的不用静脉点滴,小孩更应如此。”,对于小孩而言,应避免使用毒性较大、不良反应较严重的药物,如一般的感冒发烧不要随便使用抗生素,非用不可时,也要避免使用氨基糖苷类等药物不良反应较大的药物。
    而儿童常见的腹泻,则一般建议家长先给孩子调整饮食,不主张一开始就用止泻药,因为会加重肠道毒素吸收。
4、不自行服用药物。
    使用药物最忌吃别人的,或是自己以前剩下的。即使是类似的症状,但只要不是专业医师,在判断上也很容易出错,毕竟前后病因可能有很大不同,况且药物也可能出现过期、变质等种种问题,实在不适合继续使用。除非出现特别紧急的情况,比如宝宝高烧不退,已经影响到神智清醒,否则在送到医院诊断前也不要自行服用药物,以免影响医师的诊断。尤其是退烧药,只能让孩子暂时性退烧,并不会让病痊愈,如果一直使用药物反复退烧,就很容易给孩子的肝肾增加负担,建议不要经常使用,还是由医师先确认病因,然后再对症用药。
(二))吃药前5项检查
1、药物种类是否正确。
2、是否标示有特殊注意事项。
3、是否仍在保质期。
4、药量是否正确无误。
5、大人双手是否清洗干净。
(三)这样喂药更安全
1、孩子不吃药怎么办?---给点“甜头”
  要给会走路的孩子喂药,真不是件容易事,家长往往要追着孩子屁股后面跑。那么到底该怎么给孩子喂药?
  对此,专家建议,喂药前应事先做好思想工作,给孩子讲解“吃完药病就会好”的道理,甚至给出一些“甜头”,比如“吃完药就带你出去玩”、“吃完药有糖吃”等。专家提醒,切忌在孩子说话或大哭时突然强行喂药,这样药物很容易误入孩子的气管。
2、小儿吐药是否补服?
  服用药物的效果以30分钟为准,如果在1小时内大量呕吐,则再补服一剂。若超过1小时后呕吐,不需补服。
3、出现副作用怎么办?
  ①.任何药品都可能有程度不一的副作用,若服药后出现不适,有可能是疾病本身所致,也可能是药品引起,所以用药后出现新的症状,请随时与医生联系。
②.万一不慎误服药品或服药过量,都可能对身体造成伤害,应带着药品迅速就医。